開閱“第二類死亡”

很久之前就看過一次

頭一次看,覺得它的題材很新穎

而今,多年之後我再次展閱

它帶給我不同於前次閱讀的觀感。

 


你相信這世界上,除了我們已知的肉體死亡之外,還有另一種死亡形式嗎?

我是相信的;請不要急著辯解“不可能”,你就沒想過:也許你曾經懷疑過,只是「忘記」了嗎?

「遺忘」有時也等同另類的死亡,你不覺得嗎?

 


我一直懷疑自己所看到的世界跟別人到底一不一樣呢?我找不到正確答案,因為我只能看見自己的世界,看不到別人眼中的世界是否跟自己的一樣。

就像本書中所描繪出來的"世界"一樣,在我看來,書中那樣的假設——第二類死亡——也不一定是純然的杜撰——至少我自己不會當它是純然的杜撰——極有可能真的會發生在我們身邊啊,只是,當事人全然不記得了而已(想想...挺嚇人的呀)。

想過一個從人們的記憶區被消除的人,要怎麼證明他/她們存在過嗎?!光是想像一下我就心裡發毛,一個人被人從記憶裡刪除...怎麼樣才能"救回來"呢?太難了!尤其那種刪除方式還是不自覺的時候......根本無法阻止!

我邊看著小說,邊一直捫心自問:怎麼會發生這樣悲慘的事呢?是怎樣的體質才會引發這麼奇怪的事情——被人從云云眾生的記憶區裡刪除——?想不通!

 


你會害怕被刪除(記憶)嗎?

我邊看邊想,想“若我是被遺忘的人,我是否會害怕?”😱或者,“我是遺忘他人的人”我在事後得知,是難過還是害怕?又或者,純當故事聽聽了事!?看倌是哪種反應?

老實說,我真不怕吔。可能真的太事不關己,所以我才這麼說吧......因為,我不知道不被人們記掛到底是什麼樣的滋味——我從未嚐過那樣的情境——對於渴望名留人間的人的心態我也不懂!為什麼那麼怕世間消失一個你或他是那麼令人恐慌的事?

怎麼就不想想:讓人記住一個死去的你或他的意義在哪?記住的人不是太可憐了嗎?

所以看著書中角色,個個都怕被遺忘的反應,我真心不解!當年初看書中角色的反應我也是不解,如今反覆再看過後依然不懂!被遺忘真的很糟嗎?為什麼不能當作初見就好呢?呵呵~是說...要我耐著性子每回都反覆說同樣的介紹詞、做著初見的招呼或解釋,我真的懷疑自己有沒有那個能耐!因為...因為我真的沒那麼大的"忍耐力"(好吧,我本身有躁鬱的毛病,所以...)哈哈。

 


一直以來,這些事情都是這樣發生著,沒有人問過我是否願意讓這些事情發生。(截錄〖第二類死亡〗)

承如文中主角說的(上述),若是真的發生文中所謂遺忘的情事,又豈是人力可以挽回的?(唉)

所以看著看著...文章越走到後面讓我覺得心情越發沉重——因為人力無法挽回啊啊啊啊......。

你怕被遺忘嗎?

比起被遺忘,我比較怕自己遺忘!怕遺忘生活基本技能!這比較傷腦筋呀。遺忘人什麼...沒事,筆記下來——什麼?像文中的角色那樣下意識搞破壞,怎麼辦?那......那真是無能為力了,因為那是無名之力作祟,不是人力可以挽救的事......唉.........。

 

 

我是知道這部小說想表達的意境是什麼啦,不過就是因為人們慢慢迷戀上網路交際而疏於現實的人際關係網,以此書來警惕人們:若是再這麼忽視社會交際網,那麼你離第二類死亡也就不遠了。
可是,在我眼裏,這樣的死亡反而不那麼可怕,或許這樣的無所謂,是源自於我本身對於社會網絡的不善於應付的關係;反正,這個社會多我一個不多、少我一個也不少,我又何必在乎它要不要把我從社會的交織網中剔除呢......我真不在乎的。
倒是我之前提及的基本生活技能要是真被我自己遺忘了,我才真是真要頭疼(雖然我會的也真TMD不多啦)!
 
看著故事中的主人翁,對於逐漸失去的社會交際網那麼的恐慌...我小小的不以為然;不過,我很深切的檢討了一下後再深思一番後,突然意識到:主人翁之所以害怕被遺忘,是因為有太在乎的人事物,例如有很愛的家人、有深愛的情人...這些或那些求不得的心態作祟下,自然渴望不要忘記或被忘記;那麼我呢?我有特別在乎的人事物嗎?
 
眼下我什麼也沒想起來特別在乎的人事物......所以說......我才顯得特別不在乎嗎!?嗯——我很用力的檢討中.........。
/

 

END

arrow
arrow

    以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